2015 年国际翻译日的主题为“变化中的翻译职业”(The Changing Face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从钢笔到打字机再到语音识别工具。从索引卡到电子词典和知识高速公路。从纽伦堡审判中的首次现场同声传译到如今的电话和视频远程同传”。翻译职业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翻译服务业也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笔者作为语言服务业的一员,在多年的从业经历中,认为 2015年是很值得回顾的一年。
技术推动语言服务产业的发展,这在 2015 年的表现特别引人注目。从国际上看,围绕着技术进步,语言服务业呈现三大发展趋势:云技术(云和移动互联网)、机器翻译(MT+PE)、协作(客户、翻译公司、译员全流程的协作)。2015年,中国大力推动“互联网 +战略”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翻译技术也迎来了巨变。本土翻译技术公司开始崭露头角,令人欣喜,期待其在推动中国语言服务业的结构和产业战略升级方面发挥作用。
1. 平台
诚如翻译服务业资深从业人员孙辉所说:“本地化技术已开始全面覆盖传统翻译,平台与资本正虎视眈眈,多点引爆。09 年是开化元年,12 年是联谊元年,15 年是平台元年,16 年是资本元年,18 年,传统意义上的翻译将开始退出历史舞台。”2015 年是翻译平台年。前几年相当热闹的语联网沉寂下来,但各种新平台相继出现。365翻译、译云、有道翻译、N 邦翻译、九九译、译马网、eTIMS、TMXMALL…呈现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场景,让人应接不暇。这些翻译云平台中,有的属于在线人工翻译平台,有的属于云翻译记忆平台,有的类似淘宝电商平台,在线 CAT 平台,还有各种各样的基于 LBS 的口译服务移动应用,云翻译记忆库管理等等。平台大比拼,结果拭目以待。
2. 机器翻译
机器翻译及机器翻译加译后编辑(MT+PE)已经是近年来语言服务业的热点。随着基于语料的统计机器翻译有长足进步,MT+PE 进入实际应用。在中国,2015 年也取得了突破。上海佑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UTH 多语言跨境电商平台获得了 4000 万鼎晖投资 A轮投资。在应用方面,语智云帆 MT应用于日语专利翻译,知识产权局的 MT用于专利翻译,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各种论坛和技术沙龙上,对于机器翻译的兴趣与日俱增,语言服务企业跃跃欲试。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了机器翻译译后编辑的标准 ISO18587-2015,制定了译后编辑(PE)的流程和译后编辑人员的能力要求。
3. 协作
“云时代”的翻译管理和协作技术,渗透到了语言服务的全流程。翻译与技术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翻译与排版的协作、专职与外包协作日益深入,一个更为多元化、信息化、流程化、协作化的新型的语言服务业正在迅速崛起。在线翻译管理系统(TMS),在线计算辅助翻译系统(CAT),私有云技术等等,都在迅速改变着翻译生产流程和协作方式。国内的公司在 2015年有了显著的进步。成都优译科技公司的在线 CAT 译马网 (Jeemaa.com),上海一者信息科技的云记忆库管理平台 (TMXMall.com),译宝联科技的在线翻译管理系统(eTIMS)都是其中的代表。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这些技术平台也在进行整合,比如上面三者正在打造的翻译管理系统 +云语料管理 +辅助翻译(TMS+MT+CAT)全流程协作的模式。语言服务业资深人士崔启亮博士近日提出:“笔译培训班的翻译技术课,我使用译马网讲了在线云协同翻译的应用案例,使用 TMXMall 在线对齐工具讲了翻译记忆库管理,使用语帆术语宝讲了在线术语提取,使用火云译客讲了术语收集与批注。翻译技术进入了云翻译时代”。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未来,我们将能够在国际会议上看到中国的翻译技术公司的展台。
4. 语资网
翻译技术的发展给传统翻译公司带来了机遇和挑战。2015年 10月 17日,380多名传统翻译公司和高校翻译专业的教师聚集南京,参加《首届翻译技术与语言资产管理交流大会》,谋求利用翻译技术促进传统翻译公司转型升级和校企合作。会后,“语资网”应运而生。语资网是由瑞科翻译公司、志远翻译公司、妙文翻译、Tmxmall、艺峰讲师团、工程技术翻译院、精艺达翻译、译采翻译、东方翻译院、译马网等十家业内知名翻译服务提供商、语言相关 IT 企业和语言技术服务公司共同发起成立的国内首家语言服务行业俱乐部,是一家汇聚产学研的公共平台,创始单位的年产值总计超过三亿元人民币。语资网下设语言资产管理团队、翻译技术研发团队、本地化学院等组织机构。其宗旨是有效整合行业资源,加强行业互动交流;打造初创企业的孵化器,帮助语言服务企业做大做强;强化对外宣传,提高社会对翻译行业的认知度和认可度;促进翻译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推动行业的健康、蓬勃发展。俱乐部一成立,就受到广泛的关注,单位会员数量超过 50家。虽然名称只是俱乐部,但实际上它是中国第一个民间的语言服务企业协会。或者说,它是中国版的美国语言服务企业协会(ALC)。
5. 产学研
翻译技术的迅速发展,不但引起了产业的关注,也引起了翻译教育和研究机构的广泛兴趣。2015年,各种形式的翻译技术论坛,技术沙龙,交流会,比以往任何一年都更加活跃。这种交流活动不再局限于北京、上海这样的中心城市,而是扩大到了四川,江苏,河北、陕西等地。产学研成为关注话题,校企合作备受重视。各高校纷纷在语言服务企业设立翻译实习实践基地,语言服务企业也走进校园传播技术,传授经验,开展各种合作,如厦门精艺达翻译公司在厦门大学外文学院设立了翻译实践奖学金,上海瑞科翻译公司 2015年 12月 5 日邀请大连海洋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全国 6所开设了翻译专业的高校外国语学院院长和翻译专业教学负责人举办校企合作研讨会。2015年 10 月 15 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成立“国际语言服务与管理研究所”,开展语言服务市场调研、标准化语言服务研究工作,加强校企合作。此外,中国翻译研究院在北京举办了首届翻译人才发展国际论坛,博雅翻译文化沙龙在河北大学举办第七届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等也都是产学研合作的典范。翻译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呈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6. XTI
翻译专业遍地开花,翻译专业本科(BTI),翻译专业硕士(MTI),翻译专业博士(DTI)都在紧锣密鼓的开展。全国已经有 206所大学开设了翻译硕士专业,累计招生 20257人,196所大学开设了翻译专业本科,翻译专业博士(DTI)正在论证。开设翻译专业的大学课程开始注重语言服务市场的实践需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5年的 MTI增设了“翻译与本地化管理”方向,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5年 MTI增设了“本地化翻译”方向,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 2015年开始招收“本地化”方向的翻译本科学生,2013年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在 MTI中增设“语言管理”方向。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计划开设“技术传播”类课程。翻译硕士专业(MTI)已成为继 MBA,MPAcc之后又一热门的专业硕士报考方向。MTI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甚至 MTI专业本身也引起了网络上极为热烈的讨论。
7. 资本
对于语言服务业这个小众行业来说,很多人不敢奢望风投或资本市场的关注。然而,2015年,资本市场频频光顾语言服务业。据了解,UTH、译马网、TMXMALL、N 邦翻译等,都获得了资本青睐,进行了天使轮和 A轮的投资。阿里巴巴甚至收购了在线翻译服务品牌 365 翻译,以满足其跨境电商对语言服务的需求。
8. 众筹
众筹一词在 2015年有了特别的意义。翻译界人称“老曹”的曹旭东联合全国各地的翻译,为成立一个大集团公司,搞了几次众筹活动。在全民创业创新大环境下,特别是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巨大作用下,他的努力赢得了很多关注。虽然最后没有预期结果,却也让翻译行业人士重新思考,翻译市场精彩纷呈。
9. LSCAT
中国翻译协会推出了产学研相结合的翻译人才培养和考核体系(语言服务能力评估 LSCAT),并在全国推广开来。该评估体系紧密结合语言服务企业的人才能力要求,分为“笔译”、“口译”、“翻译技术”和“项目管理”四个能力模块,并邀请语言服务企业和高校翻译教学老师组成教材编写委员会,分别编写的四个模块的教材,将在 2015 年末和 2016 年初出版发行。
10. 换届
2015年的年末,还见证了中国翻译协会的翻译服务委员会和本地化服务委员会的换届。这两个由语言服务企业为主体的委员会在上一届五年任期中,为中国语言服务业不遗余力进行传播宣传,制定行业标准和规范,组织行业交流,推动技术进步。期待新一届的委员会顺应潮流,为中国语言服务业的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当然,2015年还有其他一些值得注意的热点和趋势,例如,2015年 4 月 21 日,中国翻译研究院、中国翻译协会联合中国翻译行业发展战略研究院对外发布中国语言服务业第二份专题报告:《中国翻译服务业分析报告 2014》。《报告》显示,中国大陆地区目前以翻译或本地化服务为主营业务或主营业务之一的企业为 5287家,其中 70%位于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湖北等五个省市区。如同第一份报告,这份报告发布后,还是引起了业界的争论。
著名的行业咨询公司 CSA 发布 2015 年全球语言服务年度报告,文思海辉、传神、创思立信、语言桥、精艺达等 10 家中国公司进入亚洲语言服务业排行榜前 20名。成立于 2014年的中国翻译研究院开展了一系列语言服务活动,例如举办首届翻译人才发展国际论坛,筹办 2016年第八届亚太翻译论坛,实施翻译科研项目招标等。
(本文作者:厦门精艺达翻译公司董事长韦忠和,对外经贸大学国际语言服务与管理研究所副所长崔启亮。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