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15上海翻译出版促进计划入选书目昨天揭晓,《租界》《老猫的书房》《革命与形式:茅盾早期小说的现代性展开1927—1930》《假面吟》 等4部作品获得翻译资助,总额达23万元。
支持优秀作品对外传播
上海翻译出版促进计划是市新闻出版局今年新设资助项目,旨在打通优秀出版作品对外传播的瓶颈——翻译质量不高、难以进入外国主流发行渠道。该计划既涵盖已出版外文版本、进入国外主流渠道的上海出版物,也支持尚未出版外文版本、但已签订版权输出合同的优秀上海出版物。今年6月该计划发布后,收到8家出版单位和机构申报的19个项目,其中15个项目已出版外文版图书,4个项目已签订版权输出合同并提交翻译稿。
为保证翻译质量,该计划要求“译者为外籍人士或长期居住在国外的人士”。此次入选的4部作品中,青年作家小白的《租界》已售出7种语言版权,意大利语、英语版已经出版,此次获得资助的英语版由美国最著名的文学出版社之一哈珀出版社出版,版权预付金达6万美元,在近年中文作品版权输出中属较高水平。译者江晨欣生于新加坡,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文学与翻译专业,曾获苏珊·桑塔格翻译奖。上海交大教授江晓原的《老猫的书房》由韩国悠悠出版社出版,是此次入选作品中唯一的韩语作品。学者陈建华的《革命与形式:茅盾早期小说的现代性展开1927—1930》已与荷兰博睿学术出版社签订版权输出合同,译者Carlos Rojas(罗鹏)目前任教于美国杜克大学,是近年中国当代文学最重要的英译者之一,曾翻译出版余华《兄弟》等作品。知名作家王小鹰《假面吟》的英文版译者李耀宗长期在美国学习、工作,1973年起进入联合国担任中英文同声传译。
翻译稿酬较低是全球性现象
“评审过程非常强调译者背景”,评委会成员、曾在德国汉诺威担任当地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的同济大学教授胡春春介绍,除了要求译者为目标语言的母语使用者或长期在目标语言环境生活,评委会重点考量的还有译者过去的翻译成果。评委会成员、上海译文出版社总编辑史领空指出,对于“走出去”来说,图书本身的市场化、国际化操作相当重要,此次入选的图书均为活跃的作家、学者作品,译者也是中外文学交流中的活跃人士,这让图书本身的内容质量与翻译质量都有所保证。
在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看来,上海翻译出版促进计划不仅奖掖已出版的外文版作品,也接受尚未出版外文版的出版物,就是释放信号,鼓励和支持外方出版社寻找更优秀、合适的翻译,也让中方出版机构在与外方洽谈时在翻译问题上更有底气。事实上,翻译稿酬较低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几乎很少有专职翻译仅靠翻译稿酬生活,莫言获得诺奖的功臣、他的瑞典语译者陈安娜的本职工作是图书馆管理员,翻译《生死疲劳》花了6年时间,莫言作品最终能够翻译出版离不开瑞典政府的翻译资助。上海翻译出版促进计划将资助对象直接设定为作品翻译费,单部作品可不超过1万美元翻译费资助。此次,《租界》与《革命与形式:茅盾早期小说的现代性展开1927-1930》 获上限1万美元资助,《老猫的书房》《假面吟》获全额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