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赵婀娜)是“国务卿克林顿”还是“国务卿希拉里”?“PM2.5”的准确译法又是什么?这些曾经可丁可卯的问题如今有了权威的“专家智库”——“外语中文译写规范部际联席会议专家委员会”今日(20日)在京成立。
“教育部对16个中西部大中型城市9大行业领域进行了外文使用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外语词的使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外语词一方面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一方面在社会语言使用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在外语词翻译成中文的过程中,译法不统一、不一致以及机械照抄照搬外语词,随意性强,甚至在公文中夹杂使用。”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姚喜双介绍。
2011年,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即使是文化程度较高的网民,对12个在媒体上使用频度较高的外语缩略词如GDP、4S店、3G等也远未达到“知道其大概含义”的程度,普通民众对一些外语缩略词的真正含义更是知之甚少。
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副局长兼总编辑黄友义建议,“正如美国、英国的政府公文中不会夹杂中文一样,我们的政府公文中要严格规范外文译写,这是必须要强调的。媒体要称‘国务卿克林顿’而不能称‘国务卿希拉里’,这也是必须要强调的,因为规范而正确的使用,不仅代表了国家立场,也反映了国家的文化。”
早在2010年初,央视体育新闻已经在节目中规避“NBA”等缩略词,取而代之的是“美国职业篮球联赛”等中文全称。这种用准确的中文译写代替外文词的做法就是媒体自觉规范外语中文译写和使用的重要尝试。
“外语中文译写和使用的规范过程不能一刀切。要分重点、分步骤进行。”专家们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姚喜双介绍,外语中文译写规范部际联席会议由国家语委牵头,中央外宣办、中央编译局等10个部门和单位组成。专家委员会是联席会议协调机制的重要智库,承担重要的职责:审定外语中文译写的规则规范;已有外语词中文译名及其简称,以前不统一的外语词译名要逐步统一;审定或裁定新出现的外语词中文译名及新创制的中文译名简称等任务,如近期出现的“PM2.5”。(记者赵婀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