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wangpei 转载自:白板报 (baibanbao.net)
近年来,人们对于翻译作品质量的抱怨越来越多。那些内行人看不懂、外行人不明白的译文让人每每怀疑是机器所为。在豆瓣上,经常有网友开出“译著有风险、读者须谨慎”的书单,让大家防备那些劣质译本。
翻译做不好,直接的原因无非是两个:一是,外文看不懂。二是,中文写不好。
按理说,翻译首先应该读懂原文,但是很多人抱着一本《英汉大词典》就仓促上阵了。前几天,我在书店买了一本《跨文化:齐泽克读本》,发现硬译痕迹明显。里面不顾约定俗成的译名,把百思买(BESTBUY)翻译成“最佳购买”,把“鲍德里亚”翻译成“博德里亚德”。原文引用《新约全书》的篇目,作者竟然一概不知,并且也懒得去查。把《哥林多书》(又译做《格林多书》)翻译成《哥林斯人》,还好没翻译《哥斯拉》。
中文表达有障碍,也不适合做翻译。例如:《肖洛霍夫传》里的句子足以把人折磨得欲仙欲死–“商人肖洛霍夫的离开了丈夫的妻子来找纳扎洛娃”,我承认这是汉语,但不是正常人说的那种汉语。著名翻译家钱春绮说过一段至理名言:“搞翻译的,中文底子这一点很要紧,而现在的主要问题,恰恰是中文底子不够。像我从小在乡下读私塾,那时候线装本的古书,特别是《左传》,背得滚瓜烂熟啊,这个对我之后从事文字工作就有很大好处了。现在的人呢,文言文不读了,文言文不读,白话文他也好不到哪儿去。”
翻译质量下降背后的主因是翻译人才的缺失。尽管这些年从国外引进的书籍越来越多,但是愿意译书的高水平译者却越来越少。
搞翻译不赚钱,这已经是出版界公开的秘密。资深译者翟象俊说:如今翻译稿费太低,一本书要翻译三五年,才能拿到2万元,扣除所得税,月收入还不到1000元,付出回报太不相符。据我了解,按照现行的翻译稿费标准,一般来说千字60元,翻译一本13万字的中篇小说,稿费也就8000元左右。但译者虽然嫌稿费少,书商还一肚子怨言,因为一本书定价22元,起印1万册,码洋(印数乘以定价)也就22万元,译者相当于拿了3.6%的版税,而文学原创作者的稿费不过7%。这样看,翻译已经拿了不少了。译者对书商说:你这是诡辩。因为你给的是固定稿费,而不是版税,销售多寡跟我的没关系。事实上,除了翻译村上春树的林少华那样的著名翻译家,很少有译者能跟书商和出版社签订版税合约。
既然翻译难赚钱,如果能带来附加效益也好。但事实上,翻译带来的附加好处很有限。在中国学术评价系统里,翻译和教材一直不算学术成果,对于晋升职称没有帮助。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名教授和教师不愿亲自做翻译,有译书的机会也交给研究生们去做。
在国内的译者队伍中,除了靠翻译吃饭的人之外,还有一些凭兴趣和爱好搞翻译的人。但是客观地说,这部分译书不为稻粱谋的人,水平也是良莠不齐。翻译是创造性的工作,单凭一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我知道有一个商人,粗通俄语,喜欢叶甫图申科的诗作,就去俄罗斯见了诗人本人,获得了他的授权,翻译了一本他的诗选。看着满纸押韵的顺口溜,我怀疑这哥写的不是诗歌,而是俄罗斯二人转。
翻译是苦差事,也是良心活,如何把翻译质量提升上去,除了政府出面扶持、改进学术评价政策之外,最根本的办法还需要靠市场手段去解决。在美国,名译者拿到的版税比名作者还要多,一些经典作品可以一译再译,佳作频出。我相信,只有图书市场走向自由与成熟,翻译之伤才有可能最终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