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儒文 绘
中国作协旗下培养作家的最高学府鲁迅文学院,最近悄然开设了一个培训班,该班不教写作,只教英语。而班上38个学员全部是具有大学英语四级以上或雅思5分以上的青年作家。据记者观察,中国作家群近年正在兴起一股学外语热,根本原因就是这些作家对中国译作的质量越发不信任。“被译者骗了很多年,该是我们直接看外国原著的时候了!”本报记者郦亮
作家学外语大多是靠自学
某作家朋友两三年没出新作了,问他在干嘛,笑答“学外语”。此君学的是日语,他不仅参加了社会上的日语课程,还专门到大学找来一名日语系的学生做家教。而这位作家在不惑之年学日语的全部动力,仅是为了品读原汁原味的川端康成和三岛由纪夫。“读原著感觉就是不一样!才知道这么多年读的译作根本就不是那个味儿!”
写中国字的作家们,最近时兴学外语。当一切蔚然成风时,鲁迅文学院便于几天前开设了这个作家英语培训班,这可是破天荒的第一次。中国作协党组副书记、鲁迅文学院院长张健说得很明确,开这个英语班除了便于作家进行国际交流之外,就是要让他们“通过读外文原著,将世界各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学传统与最新研究成果为我所用。”
鲁院英语培训班好是好,也惹得作家们蠢蠢欲动,但入学门槛却很高,上来第一条就要求报名者或具备大学英语四级水平,或雅思5分,或托福70分。这让很多作家望而却步。中国的作家,尤其是中年以上的作家有不少根本没读过大学,也没留学经历,所以根本不可能和大学英语、雅思、托福之类沾上边。
因此,若论学外语,他们大多采用文章开头那位作家的办法,为了尝尝原著的味道,努力地自学成才。
“原来,我们被骗了很多年”
在一些文学研讨会上,很多与会作家张口闭口“菲利普·罗斯如何如何”、“马尔克斯怎样怎样”……在他们看来,在研讨会上谈点外国作家是件很有脸面的事。事实上,西方文学的确也曾深刻影响过中国文学,80年代的中国文学热潮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由西方当代文学作品进入中国引发的。
但无论是在研讨会上“谈点外国作家”,还是那些深受影响的文学风潮,全都是建立在阅读译作基础上的。也就是说,中国作家对西方文学,完全通过那些译者的“咀嚼”来感受。尽管过去很多译作被认为达到了“信达雅”的标准,但也有很多过去被奉为经典的名家名译,近年渐有“翻译是否精准”的争论,如丰子恺译的《源氏物语》、萧乾译的《尤利西斯》、叶渭渠译的川端康成小说。至于新近出版的译作,质量更是逐年下降,错误惨不忍睹。人们不得不担忧起来:中国人对西方文学的印象是否建立在一个并不可靠的译作基础上?上海作家孙甘露开会时也喜欢讲讲外国文学,而他的文字更以“欧化”闻名。但他每每谈论外国文学时也有点底气不足:“因为我们不懂外语,只能凭借翻译,所以说不好对外国文学究竟了解多少。”作家自学外语潮,多少是不信任感弥漫之下的无奈之举。有作家通过自学英语,读了一部原著,发现原先读过译作中译者自创的成分实在很多,“原来,我们被骗了这么多年!”
德国汉学家:恶补外语很重要
其实,中国作家学外语并非今天才有,中国现代很多作家都精通外语。比如,鲁迅精通日语,巴金精通法、英、俄语,老舍精通英语,钱钟书精通数种欧洲语言。只不过,这些老一辈作家大多有出国游学的经历,外语是基本的技能。而今天很多作家是国内培养起来的一代,所以只能靠自学成才。
无论如何,懂一些外语,读一些原著,直接从原著中汲取养分,都算是中国文坛的一项传统。只不过这个传统在很多年后失落了,让文坛变得封闭起来,作家也开始固步自封。德国汉学家顾彬对中国文坛的过去和现实看得很清楚,“据我了解,在1945年以前的中国,许多杰出的中国作家本身就是翻译者。”但顾彬感到遗憾的是,“现在的中国作家,许多不懂外语。我呼吁中国作家要向德语作家多学习,自己要好好学外语。”在顾彬看来,作家学习外语,不仅有助于直接阅读原著,还有助于自我的表达。他说,许多德国作家都是自己翻译自己的作品。“作家自身成长的文化背景,以及全球化背景下作家思想的复杂性,是翻译中的”最难处”。如果作家自身能参与解决这一问题,这将更加有效地解决翻译中”不可译”的问题。”
作者: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