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下午5时50分,老翻译家、英美比较文学研究专家、莎士比亚学术研究权威方平先生在上海逝世,享年88岁。在10月7日龙华殡仪馆举行的追悼会上,方老生前亲属、学生,学界好友等百余人赶来送别。灵堂前的木板上,贴满了各地发来的悼文;乐黛云、屠岸等老翻译家送来的挽联和花圈,也放在灵堂里的显要位置。然而,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方老生前故交,对记者感慨道:对照方老在文学翻译事业上作出的重要贡献,这样的追悼场面还是略显冷清。
方平的谢世,意味着我国翻译界又少了一位大家,中国文学翻译界的“大师时代”似乎逐渐远去。这让人们在倍感惋惜的同时,更关注当下不容乐观的翻译现状。
为莎士比亚倾尽全部心力
方平儿子陆宇清说:“在我从小的记忆中,父亲总是趴在写字台上伏案工作,他一生淡泊名利,热爱翻译事业,尤其钟情莎士比亚戏剧,可以说他是为莎士比亚而生的。”
“文学翻译是铺开稿纸,面对原著,伏在案头,斗室之内的一种无声作业。我译过小说,就是在进行一场无声操作。可是翻译莎士比亚的戏剧却不同了,耳边会产生‘伴音’,如闻其声,以致眼前产生‘伴像’,如见其人。正因为有声有色,犹如身临其境,这份临场感,使我对翻译莎剧,情有独钟。你越是投入,越是能体会到虽苦犹甜,乐在其中。”方老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说。从1952年翻译莎士比亚长诗《维纳斯与阿童尼》起,他就投身对莎士比亚的研究,获得“中国莎学泰斗”的美誉。
作为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的副会长,曹树钧和方老共事多年。在追悼会上,他动情地对记者说:方老治学极其勤奋刻苦,有一年春节他前去看望,方老还在专注于当时尚未完工的诗体《新莎士比亚全集》,这让他感佩不已,“在工作上,方老追求尽善尽美。在‘全集’的统筹过程中,有少数参与的同仁翻译得不尽理想,他就自己全力补正,这样才让面世的‘全集’少了一些缺憾。”
上海译文出版社文学编辑部主任张建平告诉记者,“1977年我进社以来就和方老在一起工作,可以说他是我的老师。他对莎士比亚的热爱,无人能比。到晚年,他还在修订,说还要再出一版修订版《新莎士比亚全集》。”
在学生刘新明的眼里,方老是一个幽默睿智,懂得生活乐趣的真正的绅士。最让刘新明记忆深刻的是,1999年陪同方老在斯特拉斯福仿若环形剧场观看莎剧的情形。“当时我们看的是方老特别喜欢的《威尼斯商人》,为了亲自感受当年莎剧演出的盛况,他竟然站立三小时看完全剧的演出,等走出剧场,他还意犹未尽,兴致勃勃跟我讨论莎剧,那种激动的神情至今想来依然历历在目。”
老翻译家离世凸现人才滑坡问题
方平的谢世,让人们在为翻译界又少了一位大家倍感惋惜的同时,对当下不容乐观的翻译现状表示关注。一个个翻译大家的辞世,无疑意味着中国文学翻译界“大师时代”的即将结束。更让人担忧的是,目前国内翻译界人才严重匮乏,优秀年轻翻译人才不愿涉足这项薪酬微薄的事业,这势必制约文学翻译事业的发展。
在华东师范大学外语系教授黄源深看来,“大师时代”的逐渐远去,并不意味着翻译黄金时代的结束,“文学翻译的车轮会继续转动,但前景却不容乐观。”他指出,文学翻译是一项需要高度“用心”的事业。“现在的年轻人心态过于浮躁,很多人是‘为译而译’,很难像傅雷、方平这些大家那样,静下心来仔细研究,真正用心去发掘原作的真正价值。”
上海译文出版社文学编辑室副主任黄昱宁则表示:老一辈翻译家的离世,将凸现我国文学翻译界严重的人才滑坡问题。“现在文学翻译的稿酬相当低廉,几乎没有人把翻译当作正职,但事实上,在我接触的一些年轻译者中,有许多人功底相当不错。但与翻译大家相比,要能把握住一部作品的精髓,是需要长期积累的。文学翻译是门慢学问,年轻翻译人才需要经受岁月的积累,要耐住寂寞和世俗的诱惑。”
在谈到方老离世,对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带来什么影响时,曹树钧说:与方平等老一辈莎士比亚研究工作者相比,后来者存在的不足和缺憾是很明显的。“在商品大潮的裹挟下,一些文化研究者急功近利。他们中不少人已经缺乏老一辈‘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治学态度。”
(记者 傅小平)
【编辑:张中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