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翻译行业缺乏专业化管理 市场混乱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在岗聘任的翻译专业技术人员约3.5万人,另有数10万人以不同形式从事翻译工作。”这是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黄友义8月4日在上海举行的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上宣布的。
随着中国在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同国外交往的增多,特别是WTO实质化阶段的到来以及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和上海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筹办,中国翻译产业正迎来一个黄金发展期。
翻译市场产值达300亿元
近年来,翻译已经从原来的政府和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的工作发展成为专门职业。翻译服务作为新兴的现代服务产业,正成为文化经济中仅次于教育行业的又一新兴产业。
据统计,目前全国各类专业翻译注册企业有3000多家,以咨询公司、打印社等名义注册而实际承揽翻译业务的公司更有数万家之多。仅在北京,翻译注册公司就有100多家。此外,翻译服务市场年产值迅速攀升,2003年为110亿元,2005年为200亿元,2007年则达到300亿元。
即将到来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也给中国翻译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据悉,此次奥运会上需要100多名专业译员,此外还有7000多篇新闻稿和大量演讲稿需要翻译,官方新闻发布会和颁奖仪式也需要140多种语言的150多名口译员。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日前发布的人才需求分析报告指出,奥运会开幕之后,奥运期间的体育翻译产值将超过7000万元,覆盖10个语种。而这些还仅仅是一小部分,几百个代表团和数以万计的外国游客也需要大量的翻译服务。
三大问题制约产业发展
中国翻译产业在改革开放以及全球化的背景下迎来了新机遇,但是由于市场、法律、服务等方面原因,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总体来看,中国的翻译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不够成熟。”黄友义说。他认为目前翻译产业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三个:
一是中国的翻译人才仍远远落后于需求,其中中译外高端人才匮乏。大部分翻译学校和机构都缺少专业领域的翻译课程,比如法律和医学文件、术语管理、翻译项目管理、翻译技术等。目前只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开设了法律和商业翻译课程。
二是翻译服务企业虽然数量不少,但大多规模不大,服务能力不强,市场拓展能力有限,在体制、机制上较其他现代服务企业也有明显差距,因此在与国际同行的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2007年翻译服务市场300亿元的市场份额中,有相当一部分被国外同行获得。
三是中国目前还没有一个政府部门主管翻译事业,一个统一、完整、系统的政策规范还没有到位。在西方国家,翻译行业普遍有政府主管单位某种程度的政策指导。
翻译产业开始步入规范
面对存在的问题,中国翻译行业开始步入规范,加大了人才培训的力度。
原国家人事部根据社会需求制定了《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暂行规定》,从2003年开始试行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目前已经开设了二级、三级口笔译考试。迄今共有6.6万人次参加了这项考试,其中有1.1万人次获得了证书。同年11月,为了规范翻译服务市场和拓展行业职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翻译服务规范》,使消费者有了选择翻译服务的客观标准。
2006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在高校设立本科翻译专业,决定在15所大学本科开设翻译课。目前,全国已基本形成包括本科、硕士、博士在内的完整的翻译专业教学体系。
“为了能促使中国翻译产业良性、有序和更成熟地发展,今后我们还要在三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黄友义说,“第一是要加大翻译人才的培养力度。既要重视高素质的、基础性的人才,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应用型的翻译实践人才。第二是要大力推进翻译市场的准入制度,把好质量关,提高翻译市场的总体水平。第三是要大力倡导职业道德,加强行业自律。”
他还表示,国外翻译教育市场发达,如何联手促进中国翻译市场的发展也将是中国译协今后的工作重点之一。比如通过与国际译联、各国翻译协会的交往,把他们先进的教材、成熟的经验引进来,加速中国翻译人才队伍的培养等等。
作者:21世纪英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