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网
语言行业资讯

张美芳谈澳门译联会:翻译研究更加国际化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于8月2日至7日在中国上海举行。截至目前,来自世界各地的翻译家都已经陆续抵沪,我们中国访谈也将在前方为您做报道。今天(3日)就为大家介绍我身边的这位嘉宾,来自澳门翻译联合会的副会长张美芳女士。欢迎您!

张美芳: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见面,这是第一次在网上跟朋友们见面。

主持人:张女士,作为澳门翻译联合会的副会长,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翻译事业在澳门的发展情况?目前的联合会有多少人?它是什么时候成立的?

澳门译联会 翻译研究更加国际化

张美芳:可能大家都知道,澳门是一个多语的地区,官方语言是中文和葡文,英文是广泛使用在很多机构中的一个工作语言,比如澳门大学,好多大公司,他们的工作语言都是英文,所以翻译在过去几百年都是非常活跃的。

澳门实际上已经有好几个翻译协会。我们这个翻译联合会叫澳门译联,是去年成立的,现在一共有63个成员。其实成员是来自澳门大学、澳门理工学院、澳门科技大学,还有政府的翻译机构,以及民间的翻译机构。所以这个组织是一个实践和研究相结合的组织。

主持人:您认为澳门译联成立以后,对澳门的翻译事业有什么样的推动作用?中国内地与澳门在翻译方面的交流合作都有哪些?

张美芳:这也是澳门译联成立的目的。过去的翻译协会跟外界的联系相对少一些,我们的翻译联合会成立以后,实际上已经和中国译协有很多的交流活动,都是在中国译协的领导下,我们参与了。现在我们又要参加国际译联,这样就使得澳门翻译的研究活动更加国际化。

申办2010年亚洲翻译家论坛 让世界了解澳门

主持人:提起澳门译联,我们大家都非常关注一件事,就是它参与了申办2010年亚洲翻译家论坛。请问你们申办的初衷是什么?63个成员,您觉得要承办这样一届大会有什么样的困难?

张美芳:我们的初衷就是非常希望让世界了解澳门,澳门当然也要了解世界。澳门虽然小,但是它是一个国际化的旅游城市,翻译活动是非常活跃的。亚洲翻译家论坛在中国大陆、韩国、印尼、香港都举办过,澳门作为中国的一个特区,我们也希望组织这样一个活动,增加大家的了解,增加世界对澳门的了解。

我们虽然是63个成员,但是要主办这样的会议肯定不单是靠这63个成员来组织的,我们也要不断发展我们的会员。还有,第六届亚洲翻译家论坛将由我们的译联和澳门大学、澳门基金会,可能还有更多的组织一起来进行合作,共同主办。

借鉴香港 重视实践中使用的语言和翻译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您也是国际翻译界非常著名的学者,而且曾经长时间从事过翻译教育工作,在翻译理论的研究领域很有成就。我想知道您对翻译是如何看待的?尤其是香港、澳门和内地这三个地方的比较,您觉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张美芳:我确实是在翻译教学、翻译实践、翻译研究中工作的时间比较长,而且在香港、澳门、内地都教过书,工作过。现在我觉得三地越来越融合了,内地的翻译需求也很大,香港历来就是一个双语的地方,澳门是一个三语或者是多语的地方,所以我觉得翻译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国际交流越来越多,贸易等各方面的活动越来越多时,翻译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单纯有翻译实践也不够,因为我们要做研究,才能够提高翻译教学和翻译培训的质量,也提高我们的翻译质量。所以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主持人:您在澳门大学设置了本科和研究生翻译专业的课程,不知道您在这些课程的设置上和学生的选择上有什么要求?

张美芳:这个课程的设置我们和其他地方,像香港,还有一些其他好的大学都差不多,因为我在设计的时候确实也借鉴了香港、英国课程的设置。我们的课程设置包括翻译理论课、翻译实践课。理论课中有翻译的本体论,有相关的理论,还有文化研究的一些课程。所以应该说我们的课程设置还是比较综合性的,也是受到学生欢迎的。

我们在选择学生上,实际上现在有很多年轻人都想来读书,都想来读我们这个研究生的课程,所以使得我们有越来越多的选择,质量也越来越高。至于标准,首先他要对翻译感兴趣,对翻译研究要有一定的认识,对翻译的基本理论有一些基础。很重要的还有他双语的基础,中英文,或者中文和外文都要好。

主持人:您认为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这两者的关系应该怎么样能融合的更好一些?

张美芳:这确实是一个问题。如果说你要把理论分开谈,就觉得好象理论离实践很远。但往往通过研究之后,也有一些人作为中间的,就是把研究的成果应用在翻译实践中。比如老师,我作为一个老师,我常常做这个工作,就是把研究的成果用在翻译实践中,来指导学生如何去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弯路,这样会译得更好一些。

主持人:您是老师,又是首位在香港获得翻译博士学位的大陆学者。香港在翻译专业方面应该是发展非常好的地区,在这方面您觉得有没有可以值得我们借鉴的,或者在国际上有哪些我们值得借鉴的经验,可以用在我们的翻译人才的培养过程中。

张美芳:我想香港确实是搞翻译和翻译研究最好的,其中一个平台,因为它是双语的,小到一些停水、停电的通知,大到基本法、普通法,它都是双语的,所以这个需求量很大。这就要求在翻译教学和翻译研究中不能够离开实践太多,所有的研究、所有的翻译教学的设计都要跟翻译实践息息相关。

这一点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不能够像以前一本教材就教到底,而且教材里面都是一些独立的、互相不关联的句子,或者跟社会要求、市场脱离的句子,这样学生学出来之后就可能比较难用得上。香港会比较重视实践中使用的语言和翻译,在这方面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国际化是多元的一种文化

主持人:本届大会的主题是“翻译与多元文化”。我想这些天您一定和周围的许多翻译家都在探讨这样的话题。您是如何理解这样的主题,您认为它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张美芳:多元文化的存在是一个事实。虽然说我们要全球化,但全球化不等于抹杀各地方的文化特点。其实要保留各地方的文化特点,这本身就是一个国际化,因为国际化就是多元的一种文化。所以像中国的文化元素,我们不可能走国际化就把自己的元素丢掉,这个很重要。我想其他民族也是一样的。

主持人:都要把它的精髓保留住。

张美芳:对。像澳门也是,它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之后,保护它的历史古城、古迹的责任就更大。

演讲主题 进入澳门的文化通道

主持人:在这次学术大会上,您的学术报告的主题和内容是什么?

张美芳:我的还真的是和文化相关,我的英文题目的意思是《进入澳门的文化通道》。这个文化通道是从比较小的地方去切入,就是翻译者如何去处理世界文化遗产的一些景点,比如大三巴牌坊,这个名称怎么译?按照我们的说法,英文可能以为是一个相应的词义或忠实的翻译,但实际不是,英文和葡文相差的很大。

从这样一个小小的例子也可以看得出来,西方的文化和中国的文化得到了保存。各说各话,但是不能说它不是翻译,翻译在里面是费了心思的。西方人来了,就知道那是一个遗址,是圣保罗教堂的一个遗址,中国人知道它是一个教堂的遗址,可是它像我们中国传统的大牌坊,所以他说是大三巴。这样我们是保留了传统的、老百姓的这个叫法,这本身就是一个选择。这个选择是从文化的角度来考虑的,要把它保存下来。

主持人:其实都是让双方更易于理解。

张美芳:对,还要尊重历史。

翻译工作 最深的体会就是严谨、灵活

主持人:您曾经非常自豪地说,您是大龄读博的带头人。我想知道在您的翻译生涯中有哪些经验可以和我们的年轻翻译爱好者分享?

张美芳:看起来你还做了不少功课。其实在翻译的过程中,还是有不少的体会。可能我最深的体会就是要严谨,不能一概而论地说要忠实于原文。因为现在的年代,单纯忠实于原著或者原作者已经不够了,因为很多时候翻译的任务是一些委托人,比如公司、私人来委托我们翻译的。那么委托人有他的目的,就是这个译文的用途是什么,功能是什么,目的是什么,读者是什么。这个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译文功能、目的和不同的读者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所以也就是说,要严谨、灵活。

主持人:今天非常感谢张女士接受我们的专访,也感谢网友们的收看。谢谢!

张美芳:谢谢。

文章来源: 中国网 责任编辑: 苏向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译网』 » 张美芳谈澳门译联会:翻译研究更加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