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网
语言行业资讯

“首届全国翻译教学高端论坛”在京举行

  由中国翻译协会主办的“首届全国翻译教学高端论坛”于2007年7月27―28日在北京清华大学举行,这是我国翻译教学领域首次举行的高层次专业论坛。

  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国际翻译家联盟副主席黄友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文理医学科处处长黄宝印,外交部翻译室副主任张健敏及来自教育部、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复旦大学外语学院、香港理工大学的院校负责人和专家学者出席论坛并发表了主题演讲。

  黄友义副会长在论坛主题发言中指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是我国翻译人才培养的一种新模式,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和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两者之间有内在的联系,在管理层面上具有进行合作和相互衔接的良好基础。他希望有关管理机构努力实现两者有效衔接和合作的途径,推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真正实现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立、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翻译行业管理三者之间的有效衔接和有机结合。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文理医学科处处长黄宝印在论坛主旨发言中指出,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立是我国外语高层次人才培养指导思想的一次重要变化,是从以培养学术性、研究型外语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学术性、应用型人才与职业性、应用型人才并重的方向转变。他进一步指出,翻译硕士的培养要按照专业学位的性质和规律,处理好与外语学科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的关系;要面向市场需求,加强与翻译行业管理部门的联系,突出应用性,以适应社会和市场发展的需要。

  本次论坛为期两天,除主论坛外,还分设翻译学科建设、翻译教学法、翻译理论与实践等三个分论坛。来自国内及港、澳地区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200余位翻译教学领域权威学者参加了论坛,就推进翻译学科建设的步伐,职业翻译人才培养与翻译人才评价,翻译教学的定位与培养目标,翻译课程设置与翻译教材,翻译教学法和测试与评估标准等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会专家学者在总结和回顾我国翻译学学科建设的发展历程和经验的同时,一致认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事业的不断深入,社会对高素质翻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翻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培养翻译专业高素质人才的工作已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事情。近年来,翻译学科建设在我国有了长足的发展,翻译院系、翻译研究机构以及翻译学博士点在一些高校相继建立,2006年教育部批准在部分高校试点设立本科翻译专业,2007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又批准设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这些充分说明了国家对培养高素质翻译人才的重视。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传统的外语教学和教学体系同国际上的翻译专业教学体系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中间有理念的不同、观点的不同、做法的不同、培养目标的不同。如何建立起既符合翻译专业人才培养规律,又能建立起较完善的翻译学学科体系,既能培养口笔译专业人才,又能使翻译学学科定位准确并能更深入、更广泛地开展翻译理论研究,这是每一个翻译教育工作者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在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方法、教师素质、教学要求、教学评价等方面,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本次论坛得到了清华大学外语系、卡西欧(上海)贸易有限公司和北京东方正龙数字技术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译网』 » “首届全国翻译教学高端论坛”在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