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包括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在内的全国19所高校非英语语种专业获准提前招生,开始了新一轮高考填报志愿。近日一项调查显示,在1526名志愿受访者中,73.8%的人愿意报考外语类专业,其中71.8%的人更倾向于小语种专业,18.4%的人选择了英语。可见,在外语类人才持续走俏的今天,小语种开始逐渐取代英语一统天下的局面,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学生所接受。
小语种成市场香饽饽
一向被视为冷门的小语种专业在近些年的走俏,是以早些年就业率和薪酬屡创新低为背景的。但近年很多毕业生惊讶地发现,在学校里4年都处于边缘位置、不怎么起眼的小语种专业,在就业市场上一下子成了香饽饽。
据中国教育在线报道,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开设的十几个小语种专业,100%的高就业率已经持续了好几年。2005年以来,全国就业市场对精通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开始成倍增长,已经出现过十几个单位争抢一个毕业生的局面。
小语种的号召力已经影响到招生报考环节。早在2005年4月,北京学生报考小语种的录取比例就已经高达50∶1。2006年年底,四川省教育局预测,本省小语种专业的录取率将由去年的6∶1上涨到10∶1左右。
“好找工作”是吸引力
调查显示,大家之所以愿意学习小语种,首要原因在于“人才紧缺,好找工作”(55.6%),其次是因为“对使用该语言国家的文化有兴趣”(45.9%)。此外,“使用该语言的国家与中国交流频繁”(26.3%)、“收入水平高”(27.2%)、“物以稀为贵,学出来就是专家”(25.5%)等都是小语种的吸引力所在。
除了在就业过程中明显具有优势之外,不少小语种专业的在读学生就算勤工俭学,也能找到“含金量”更高的工作。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班牙语系的大三学生小李,前段时间陪同一秘鲁商人辗转汕头、上海、义乌当随身翻译,短短时间就成了“万元户”。记者了解到,按照市场价格,“西译汉”(西班牙语翻译成汉语)的笔译价格为200元/千字,“汉译西”的价格则会更高。相比之下,“英译汉”的笔译只有80元/千字,低的甚至只有50元。
要从特长和兴趣出发
调查显示,法语、德语和西班牙语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小语种。这三类明显处于“第一集团”的语言,不仅是联合国的通用语言,使用人口数量也比较大,算得上是小语种里的“大户人家”;日语、韩语是“第二集团”,这与中国近些年加强与亚洲邻国之间的各类交往密切相关;而阿拉伯语是近两年火起来的“新秀”。
小语种好就业的现实,使得很多家长和学生在高考报志愿的时候“剑走偏锋”,专挑没听说过的专业报名。专家指出,报考这类冷门外语专业,也要谨慎评估风险。毕竟冷门专业需求量少是事实,4年后的就业形势很难预测,而且还要尊重孩子的特长和兴趣爱好。
(文章来源:浙江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