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专家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翻译名词“英译汉做得不够好”―――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名词,截至今年6月10日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的诞生,已深植广大老百姓心中。但在昨天《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北京首发式上,有专家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外文翻译过来的名词,“英译汉做得不够好”,造成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展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必要的误解,并现场发问“能不能翻译得符合中国国情一点”。
专有名词翻译有歧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著。翻开该书《导论》,记者看到,“严格地说,在中文语境里,用来翻译英文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词语,是一个可能会发生歧义和误解的词汇,容易让人产生这一类文化遗产似乎没有物质表现形式,不需要物质的载体加以呈现之类的联想。其实这种理解是不正确的。”事实上,“各种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中国的昆曲艺术、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族的木卡姆艺术、中国与蒙古国蒙古族长调民歌等等,都要靠表演它们的人和一定的乐器、道具以及具体的表演过程这些物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才能呈现出来。”
据民俗学家宋兆麟介绍,“非物质文化在变,相伴生的,承载非物质文化的载体也在发展或消亡。”但是,现在,许多“非遗保护”工作开展时,不注重实物的搜集。更有甚者,“有一次,讨论中医该不该申遗的问题时,有人问,这中医不是一直在用吗?怎么能说是遗产呢?”
因为这一概念太“年轻”?
据该书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产生,无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都非常短暂。
在英文中,最初使用的是Nonphysical Heritage(直译“非物质遗产”)一词,因为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设以这一名词命名的部门;后又使用Oral and Intangible Heritage(直译“口头与无形遗产”);1992年,联合国将“非物质遗产”部门更名为“无形遗产”(Intangible Heritage);到了联合国发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时,更改为“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直译“无形遗产”)。
在中文里,则先后使用过“非物质遗产”、“无形文化遗产”、“口传与非物质遗产”、“口述与无形遗产”、“口头和非物质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种表述形式的更迭。
“事实上,2001年,我国开始向联合国申报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项目,这一概念才开始比较频繁地进入人们的视野。”
“非遗保护”理论建设滞后,影响实践
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说,在我国“非遗”保护上,理论准备是很滞后的,并称早期的宣传,有时带有“忽悠”的成分。据介绍,“几十个学校开设了该专业,但一直没有一本很好的教材。”记者了解到,中国艺术研究院还将从2007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招收这一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生。
与会专家田青也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在中国成为了一个热门词汇,但理论建设上的滞后,直接影响了实践,有时甚至误导了实践。“就说昆曲吧,有人花了大价钱,在这当中加入了大量声、光、电的效果,堪比西方的舞剧,但昆曲的味道丢失了。一位北昆的艺术家对我说,我们是在认认真真消灭昆曲。”
(文章来源:北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