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网
语言行业资讯

离谱的英译中国影片名

  中国的著名京剧《霸王别姬》译成英文是什么意思?美国有一家报纸将它翻译成:“再见了,我的小老婆”。即使是望文生义,也不该翻出这样的文字。这当然是对中国文化缺乏了解、自以为得计所致,叫人读了哭笑不得。

  如果说,对《霸王别姬》的误读,不过是闹了一点文化笑话;但有的西方媒体对中国成语“韬光养晦”的翻译的误读,更让人关注。

  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对中国“韬光养晦”战略一直存在着误读,将其翻译和理解成:“隐藏能力,等待时机”。这样一来,中国这一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战略,被理解成了充满杀机的阴险战略。

  如果说,上述文化误读和误译被移用到西方国家看中国的政治中,后果就更严重了,那就不止是闹笑话的问题了。值得注意的是,至今很多西方民众仍沉浸于一片对中国的误读声中。有时连英国的《金融时报》也看不过去,称这种观点“匪夷所思”。

  现在,流行在西方还有一种耸人听闻的观点是“污染威胁论”。西方很多大媒体对中国的环境污染及食品安全不断给予超乎寻常的关注。《纽约时报》提到中国的环境问题,最常用的口气是:“在中国,地下的燃煤正毫无节制地燃烧,大量二氧化碳排入空气中,更加重了世界的温室效应等问题”,并且拿出卫星拍摄到的亚洲乌云的运动路线图,来说明中国应该对世界气候的变化负责任。但是,美联社似乎并不认同《纽约时报》这一家之言。它发表的另一篇题为《中国治理环境污染将催生通货膨胀》的评论更有“深度”。文章称,“如果中国治理环境污染,可能抬高生产成本,引发全球通货膨胀。”

  环境污染是要大力治理的。事实上,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已经采取和正在采取许多措施治理环境污染,并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西方国家的许多人至今仍在用类似误译《霸王别姬》的文字,来看待中国的治理环境污染。这就更“匪夷所思”了。在人们的眼前,《纽约时报》和美联社的两篇文章打起架来了。中国如果不治理环境污染,则是“加重了世界的温室效应等问题”;但是,中国大力治理了环境污染,则问题更为严重,将“引发全球通货膨胀”。叫我们听谁的意见好啊!不治理不好,治理也不好。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真是左右为难啊!到底是《纽约时报》的意见说得对,还是美联社的高论有道理?令人莫衷一是。看来,两只眼睛戴了度数各不相同的凹凸镜看中国,看来看去,总是不入眼,总是一个变了形的中国。

  应当想一些什么办法,让西方世界减少一点对中国的误读呢?

  (文章来源:东方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译网』 » 离谱的英译中国影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