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于“露一手” 添油又加醋
上海市翻译家协会与上海译文出版社共同主办的“第三届CASIO杯翻译竞赛”近日落下帷幕,大赛一等奖再度空缺。该赛事评委、上海市翻译家协会副会长黄源深教授指出,不少参赛者在翻译中存在的准确性、严谨度不够的问题,批评社会上浮躁风气给译者带来的负面影响。“三届翻译大赛都无一等奖选手,显现出我国文学翻译人才已极度短缺。”
一等奖仍然空缺
该翻译竞赛已连续举办3届。前两届比赛均因没有合格的译文而致一等奖空缺,今年的竞赛原文相对简单一些,参赛译文的水平也普遍高于往年,但是仍然没有让主办方十分满意的佳作,为了保持水准,本届竞赛还是没有一等奖得主。令人欣喜的是,这次大赛的参赛者呈现年轻化趋势,上世纪70-80年代出生的参赛者占80%以上,27名获奖者中“80年代”的有17位,其中好几位才刚满20岁。
译文不可离原文
黄源深教授对参赛译文进行了评点,赞扬这次看到的译文比上两届比赛的译文更见文字功夫,但他同时严肃指出,相当多的译文离开原文“自由发挥”,随意性太强。他说,有些译者,也许是对翻译的准则不甚了解,也许是太急于在中文上“露一手”,在翻译时不顾原文,添油加醋,无中生有,表面看来文字花哨,但实际上意义与原文相去甚远。比如,有位译者平白无故地在“纽约”之前添加了原文中没有的修饰语“弹丸之地”,就毫无必要,而且显得荒谬。
浮躁心理须克服
评委们一致认为,参赛译文不够严谨的问题,与当前社会的浮躁心理有关,干什么都急功近利,学什么都要像打退烧针那么快而有效才愿意。而高层次的笔译,尤其是文学翻译,牵涉到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如文学欣赏能力、文化知识、其他学科知识以及外语的领悟能力和理解能力等等。简而言之,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外语水平才能做好文学翻译,而这些并无“实利”可言,并且是无法短期见效的。为了翻译事业的传承和发展,现在特别需要呼唤坐冷板凳的精神。
来源: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