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翻译协会和同济大学共同主办的“2006中国国际翻译产业论坛”5月28日在上海开幕,这是迄今为止我国翻译产业领域举办的首次大型国际论坛。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中国翻译产业竞争力与国际化”。来自亚洲、美洲、欧洲和大洋洲的近200名大型跨国翻译企业负责人、国内翻译产业权威人士、中国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国际翻译家联盟、美国翻译协会和中国翻译协会负责人出席了论坛。围绕翻译产业的宏观政策与国际化发展趋势、翻译企业的运营模式与管理理念、翻译人才培训与市场需求等议题,与会者展开深入探讨,并在总结和回顾中国翻译产业发展历程和经验的同时,积极探索中国翻译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创新之路,加强国内外翻译产业领域各企业、组织和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中国翻译协会会长刘习良在开幕式后的主旨发言中指出:“目前全球年翻译产值已经超过130亿美元,亚太地区占30%,中国市场约为127亿元人民币。美国权威市场调查机构ABI公司对世界翻译市场的调查显示,包括人工翻译、机器翻译、软件和本地化在内的全球翻译市场的规模在2007年将达到181亿美元。中国也已突破200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翻译作为沟通中外交流的桥梁,已经渗透到我国各个地区和各个领域,成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产业正作为一支新兴的生力军登上我国的经济舞台。因此,探讨提升我国翻译产业的竞争力和翻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我们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内,特别是随着2008年第十八届世界翻译大会在中国的举行,对翻译和翻译工作者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翻译行业将步入一个黄金时代。”
国际翻译家联盟秘书长谢莉(Sheryl Hinkkanen)女士在题为“全球翻译产业的历史与现状”的主旨发言中指出,近年来国际翻译界在制定翻译行业标准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翻译行业的架构经历了快速且根本性的改变。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翻译行业还主要是在各国国内市场发展,其服务供应链中的大多数或所有环节都还是直线联系。但自此之后,翻译行业迅速演变成为一个全球市场,包括种类繁多的电脑化工具,国际竞争,以及通常涉及多国的漫长的服务供应链。对这种已发生变化的操作环境所采取的反应之一就是标准化。标准旨在指导翻译行业协调其活动,也能帮助客户确定服务质量。首先出台的是国家级标准,目前的发展趋势是扩大涵盖面。
谢莉女士还对新近出台的旨在规范翻译服务行业、确保翻译质量的欧洲翻译服务标准作了详细的介绍。
本次论坛为期两天,除主论坛外,还分设翻译服务、翻译技术、翻译教育培训?翻译出版两个分论坛。在论坛闭幕式上,与会代表将共同签署并发表“中国翻译产业上海宣言”。
本次论坛的主办者之一中国翻译协会是目前国内翻译领域唯一的全国性社团组织,1987年加入国际翻译家联盟,并于2005年8月在芬兰举行的第十七届世界翻译大会上,成功获得了2008年第十八届世界翻译大会的主办权。中国上海将作为这届大会的主办城市。
中国国际翻译产业论坛的召开恰逢同济大学百年校庆之际,该校作为主办方之一,已将论坛列为百年校庆的重点项目。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