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网
语言行业资讯

张培基:以传递中文之美为乐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张培基教授为人做事的风格,正可用这句古语来借喻。

翻译生涯将近60年的他,如今已是中国翻译界的权威专家,桃李满天下,著作颇丰。然而,他却一直很低调,好不容易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可让他谈起一生丰富的经历,也往往只是平平淡淡地一语带过。

一生精彩

张培基是福建人,出生于1921年。1945年,他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英国文学系,同年任《上海自由西报》英文记者、英文《中国评论周报》特约撰稿兼《中国年鉴》(英文)副总编。当时,他在报纸上发表了很多英文杂文,对社会现状和问题阐述自己的思考。喜欢写英文的他,由此走上了将中国文化传播到西方的道路。

1946年5月,张培基赴日本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任英语翻译,审判结束后留学美国。当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时,他立即回到了祖国。从此他一直从事英语教学与翻译工作,直到退休。

张教授的翻译风格忠实凝炼,英文十分地道。

很多人看他的译文,根本不会觉得这是译文,也不会觉得其英文是出自一位中国人的手。他在力求选词得当、语句自然流畅的同时,又不拘泥于计较词句上的得失,追求既能完美地表达原文信息、原文功能、又能译出原文的风格与韵味。不仅在句子层面上力求做到语言自然流畅、准确细致、雅俗得当,而且又特别有意于语篇神韵的再创造。

张教授说他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再多些事情。我坐在他家简朴的老式客厅里,看着这位头发稀疏、但是眼中仍然时刻流露出异彩的老人,不由得感叹,一个翻译界的老专家,可以不计较名利,甘于清贫,但是却对学术研究的缺憾始终难以释怀。

两种语言

“做好翻译工作,最重要的不在于翻译的理论和技巧,而是真正掌握好两种语言!语言要理解得透、会表达,这两点非常重要。”在对张培基教授的采访中,语言学习的重要性是他再三强调的话题。

“要译出地道的英文,必须要考虑到西方的语言习惯。虽然双方要表达同样的意思,但是不能够拘泥于对中文的原样照搬。否则一些直译产生的语言错误是会被外国人笑话的。”

已届85岁高龄的他,仍然时刻关心着周围一切与翻译有关的大事小情。对于一些公共场所内出现的翻译纰漏,张教授担忧地说:“中国入世之后,又将举办奥运会,对外的语言交流也越来越多,英文翻译如果在重大的国际活动中出现错误,造成的影响很不好。”社会责任感溢于言表。

“要想提高翻译质量,首先要把语言学好。不仅是英文,中文也一样重要。”张教授谈起目前存在的轻视中文的情况,十分痛心。

“有的人可能认为汉译英要理解母语不会太困难,但事实并非如此。很多学生在汉译英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往往不是外语表达能力差,而是汉语水平不高。”中文学不好,就不能吃透汉语原文,从而翻译时容易死译、误译。反过来,中文功底好对翻译的帮助是显而易见的。

三册散文

张培基喜欢文学。他的译著大部分是文学作品,包括柔石《为奴隶的母亲》、杨植霖《王若飞在狱中》、王士菁《鲁迅传》、廖静文《徐悲鸿一生》等,都是现当代文学中的名作和名人的传记,体现了中国文学的隽永魅力。他坦言自己更喜欢散文。他说:“读散文是一种享受,它比诗歌易懂,比小说读来省劲。”

退休后的张培基依然笔耕不辍。不过,这次可是完全由着自己的兴趣来,只翻译散文。怎么选材呢?“首先是我喜欢的。”张教授看重的是所选散文中的真情。不选应景文章,不看作者名气大小,只着眼于散文是否有现实意义,是否能给后人留下一点值得思考的东西。“我喜欢翻译现当代经典作家的文章,也是因为他们的文字更深厚,更具感染力。”

张教授在1999年出版的第一册《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在学界引起了相当热烈的反响。首都经贸大学的朱曼华教授曾撰文评价道:“该书篇幅有限,但它几乎囊括了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中国一大批杰出作家的寓意深邃的散文作品。近百年来,把西方一些知识分子的思想或理论译介给国人者不乏其人,而中国人中自己主动把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存在于散文中那些鲜活的思想译介给外国人的学者却并不多见。张培基教授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弥补了这个缺憾。”向西方传播中国文化,是张教授孜孜不倦的心愿,也是他毕生从事汉译英工作的永恒动力。

《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在2003年出版了第二册之后,如今张教授又陆陆续续地翻译了20多篇,为第三册出版准备的稿子也差不多有一半了。以前,像他这样系统地、全面地将中国散文译成英文的,还没有人做过。但是,他最初踏上这条路,却纯粹是兴趣使然。

“刚开始,我只是在《中国翻译》杂志上随便地发了几篇,也没有想到会一直翻译下来,更没有想到会出书。”他呵呵地笑着说:“我其实也没有想对散文翻译有什么过多的规划,毕竟是这个年纪了。当时就是觉得散文翻译起来比小说轻松,文章两三千字,也不长,翻译起来也很快,有空就写一点,不像大部头的小说那样给人很大压力。”

于是,他不经意间的率性而为就给人们带来了一系列精彩之作。方志敏的遗著《清贫》、朱自清的名篇《背影》、茅盾的《白杨礼赞》、老舍的《想北平》……这些毫无斧凿之痕、充满了美感的译文,不仅巧妙再现了原作神韵,也充分体现了张教授毕生对“忠实通顺”翻译境界的追求,以及他将中文之美传播于外的心愿。

(来源:经济日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译网』 » 张培基:以传递中文之美为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