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译者至少要通晓两种语言,但这还远远不够。要成为一名称职的译者,还必须熟谙两种文化,这样才能意会”弦外之音”。译者应该能够领会原语文本中有意含蓄的内容,并把它们恰如其分地在译文中表达出来。实际上,许多译文过于冗长,因为译者认为他们必须把原语文本中的每个词或每一个暗含都毫无遗漏地表达出来。
尽管在掌握一门语言的过程中,常常不得不犯一些错误,但第二语言或第三语言还是可以学会的。然而,吸收两种文化就必须身临其境,耳濡目染。不过也有一些称职的译者,从来就没有机会在所学外语的国家中生活过,因而他们不得不进行大量阅读。当然,这些人只是例外。专门翻译古语言文献的译者,常常面临双重的不利因素,一是这类文献的数量和类型有限,二是无法向提供文献的人请教。
除了精通原语和译语外,译者常常还要具备一个或多个领域的知识,如航空学、化学、人工智能、力学、会计学、国际法、医学或农学。这些领域需要称职的翻译,报酬也比较丰厚。不过有些平常实用的领域也需要相当的专业知识,如电视机维修手册、风味菜谱和建筑规程。
一般说来,根据所受教育的层次可以对不同程度的专业知识进行分类:(1)大多数中学毕业生应掌握的知识,如商业信函和提单;(2)大多数大学毕业生应掌握的知识;(3)某一特定领域的专业人员应具备的知识。
然而,正规教育并不总是衡量知识的可靠标准,特别是在全球教育水准滑坡的时候。
译音如果不具备良好的写作能力、只知道两种语言、两种文化和了解原语文本的内容还是不够的。在一定程度上讲,写作技巧是可以教会的,但要写得清晰流畅,还需要特殊的天资。如果译者有意专门从事抒情诗歌、小说、戏剧、通俗散文这类文学体裁的翻译。他们自身就应具备驾驭这类语篇的能力。
写作能力可以分为三个层次:(1)能够写作通顺得体的信函,有效的新闻报道和个人记述;(2)能够写作某一专业领域的技术论文或技术文章;(3)能够创作优美的散文和诗歌。不过,这里也潜藏着某种危险:某些富有创造力的译者,常常不满足于认同原作者的思想,而硬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原作者。
对于译者来说、或许最大的坏处是在他们还没有掌握必要的语言技巧、专业知识和写作能力之前,就开始承担翻译工作,结果他们长期实践养成的坏习惯看起来非常”自然”,无法轻易改掉。
只要对世界各地的种种译品进行认真广泛的研究就会发现,足有一半译文远未达到应有的水平。甚至在文学著作领域,许许多多出版商都满足于出版劣质译作:一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何谓优秀的译作,二是因为约请优秀的译者进行翻译,既费钱又费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