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正在阅读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国家的起源》。我对这本经典著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它的翔实严谨的资料,它的强大的内在逻辑力量,给我的思想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但我又总感觉到一些遗憾,一方面我想痛痛快快地把它读完,而另一方面却有些读不下去。一些绕来绕去的或者是晦涩难懂的语句让我不得不缓下脚步。打一个比喻,就像是进了桃花源,想畅快地欣赏这里的风情民俗和美妙景色,但脚下是荆棘遍地,让你多少有一些沮丧。
很多人都说马恩著作比较难懂。我想,这种难懂一方面是由于著作本身的内容相对深奥,而另一方面是不是也有翻译的问题?我越发觉得翻译是一个大问题。原著本身是内容,而翻译是一种形式,读者直接接触的就是形式,形式不好,内容再好也要大打折扣的。
我记得20世纪初的时候,文化界曾对翻译工作产生过两种看法。一种认为应该完全严格地按照原文翻译,严格地保留原文的风格;一种认为总体上把原文的意思表达出来就可以了,不必拘泥于原文。我倒觉得,无论怎样,翻译作品是要面对读者的,从读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是一个重要原则。所以既要把原文的思想十分准确地表达出来,同时也要照顾到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自说自话是没有益处的。以英语为例,大量的从句、语序倒置等等情况,就很不符合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本来是很简单的几个短句,它绕来绕去的就可能把人绕糊涂了。我们现在大量的翻译作品,都不好读,这怪不得人家作者的问题,人家是用自己的语言系统去写的,你也顺着人家去翻译,怎么会得到家乡的父老乡亲的欢迎呢?这是翻译界值得深思的问题。
马恩著作是伟大的作品,不但指导着我们国家的事业,而且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这样一些主要是表意而不是表形(比如有些诗歌)的著作中,要在翻译的过程中尽量让它“中国化”,不知道我的观点是否正确?
来源: 中华读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