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豫园,就好比北京的颐和园”、“三国故事里的曹操,是一个追求和平的人”、“变脸是京剧特色之一”……犯下这一连串文化常识性错误的人,是参与本市国际性活动的部分大学生志愿者。他们用熟练的英语、法语、日语等,把这些错误知识传输给被中国传统文化吸引的外国友人。
“文化使者没有文化”,这一现象让人担心:一心求教的老外回国后,一旦互相求证,会“拼凑”出一个怎样的古代中国!
外语水平高文化常识缺
一连举办了6届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已成为世界艺术家金秋相聚的盛会。为便于交流,每年总有一些外语专业的大学生来当志愿者,他们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翻译。这些在校大学生外语水平高超,有的甚至能够做到同声翻译。但他们没想到,已经听闻中国、上海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老外,到了上海不仅要吃饭、开会,更要逛逛豫园、看看京剧,有时候还要兜一兜周庄、同里、朱家角……这些地方,往往也是上海乃至中国对外宣传的窗口。
一路走过去,难得来一次文明古国的老外迷糊了:小笼包、饺子、生煎等有馅儿的点心怎么都叫“dumpling”(英语:面团做的布丁)?更不用说本文开头的那些回答了,难免让人“误入歧途”。
学中国文化找工作没用
听说此事的大学生,第一反应是:“正常”。因为就连上海外国语大学任何一个语种的翻译专业,也没有设置如何用英语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该校“中国文化”只有一门公共课,用中文教授浅显的文化常识。学生反映,“要先学有用的――找工作的时候,英语甚至英美文化常识,要比中国传统文化有用”,因此这门课的“上座率”也不高。
这一问题是全国性的。即将于11月15日、16日在湖南举行的“2004湖南―――欧盟中小企业合作伙伴洽谈会”前选拔“翻译形象大使”,也遇到了类似问题。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吴远宁说,学生并不完全知道社会需要什么,教师必须对社会需求有更多的了解。该校教授张跃军补充,作为一个合格的翻译要具备双语语言和文化背景的运用能力。
上海的魅力根本在文化
这两天,世界工程师大会、全球主要城市律师会会长会议先后在上海举行。据统计,近年来本市平均每周举行5.5个国际性会议,今年以来星级宾馆出租率更高达90%以上。这些数据让我们不得不为缺乏大量具有双语文化背景的翻译人才着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2001年5月就把昆剧列为首批“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奥斯卡奖的电影《卧虎藏龙》更是为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外打开了局面。作为一个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传统文化对外国人的吸引力毋庸置疑。因此,每一个有机会来的老外,都会希望亲身感受上海海纳百川的文化趣味,到逸夫舞台去看京剧、到豫园去看民间表演等,都属于可预见的“必备节目”。
如实把中国传统文化留在上海的烙印转达给老外,其实并不难。希望有心人能用心编撰一本“上海文化通”之类的外语手册推而广之,并组织志愿者事先接受一点培训。英语说得再好,对中国传统文化却一问三不知,能称得上是具有文化底蕴的翻译人才吗?
来源:新民晚报